2.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、元明杂剧、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,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。
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,其最为杰出的作曲家是关汉卿,代表作《窦娥冤》。
明清是戏曲的繁荣期,代表作为高明的《琵琶行》,曾被誉为“南戏中兴之祖”;明代中叶汤显祖的《牡丹亭》。
3.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、性别、身份与性格特征,从脸谱、服装、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,分为生、旦、净、丑等四类。
生: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,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,有老生、小生与武生之别。
旦: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,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。有正旦、花旦、武旦、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。
净: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,俗称花脸。有大花脸、二花脸等分支。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,主要表现或粗犷豪迈;或刚烈耿直;或阴险毒辣;或鲁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。
丑: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,属喜剧角色,也称小花脸。按扮演人物的身份、性格’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。
4.中国五大戏曲剧是: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评剧、豫剧。
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,也称东方“歌剧”。京剧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平,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。其腔调以西皮和二簧为主,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,被视为中国国粹。它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、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。
豫剧,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,不断进行继承、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